01
8月10日是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历时三天三夜(今年在阳历8月10日至12日),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火把节自汉唐起开始盛行,至今已沿袭了一千多年。据记载,火把节源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崇拜,彝族先民生活在高寒山区,对火有着强烈的依赖和敬畏,认为火是神赐予人类的宝物,可以驱赶野兽邪灵,保佑庄稼丰收和家庭安宁。每年在农忙后,彝族人会举行盛大的祭火仪式以感谢火神的恩赐,并祈求来年更加美好。(来源:云南网)
02
国家网信办就《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指出,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取得个人同意;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不得将使用人脸识别技术验证个人身份作为出入物业管理区域的唯一方式。(来源:新华社)
03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于10日上午登陆朝鲜半岛沿海,而后携风带雨继续北上,给我国东北地区带来较强降雨。(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04
8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药理学教授杨宝峰团队首次发现类泛素化分离蛋白1(CAND1)能够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增强CAND1的功能有望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据介绍,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不是由酒精滥用和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因素所导致的脂肪肝,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内脂肪集聚和堆积的肝脏病变。(来源:科技日报)
05
8月9日6时53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随后成功将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来源:新华网)
环境减灾二号06卫星在轨效果图。图片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06
8月10日,水星将迎来今年第四次大距,也是第二次东大距,届时如果天气晴好,大气透明度好的话,我国感兴趣的公众有望在日落后的西边低空找寻到水星的身影。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水星并不容易被看到,因为从地球上望去,水星大部分时间都位于太阳附近,几乎与太阳同升同落,被太阳的光辉所掩盖,只有在它和太阳的角度拉到最大,即大距的时候,受到太阳光的影响最小,才有可能被看到。(来源:科普中国)
这是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拍摄的水星。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方网站
07
8月9日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6月12日报道,如果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登月计划在政治、技术和财政上都按部就班地推进,美国将在2025年底前在月球上留下新的足迹。(来源:参考消息)
08
据日本共同社爆料称,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两个厂房地下,目前仍然堆放着2850个辐射性极强的沙袋。沙袋表面辐射量最高达到每小时4.4希沃特,人如果在其中暴露一小时,死亡率高达50%。(来源:“人民日报”微博号)
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云南省科普资源信息中心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6号,联系人(办公室):0871-63639710
ICP备案号:滇ICP备05008566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1151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号
抖音号